一、算命这行当,咋就突然“飒”起来了?
最近街边戴墨镜的“半仙”少了,可手机里的塔罗牌直播间却挤爆了——你说怪不怪?这年头,年轻人一边转发“相信科学”的表情包,一边偷偷给星座博主打赏。算命这事儿,早不是老太太摇签筒的旧黄历了,现在玩的是“赛博八字”“大数据面相”,连AI都来抢饭碗。
举个栗子:小红书上玄学种草话题阅读量破10亿,B站“周易入门”视频播放量比高数课还高。为啥?压力大呗!00后人均“脆皮青年”,求职怕被裁、恋爱怕踩雷,算命成了低成本心理按摩。
传统算命vs现代“飒”算命 | |
---|---|
工具:铜钱竹签 | 工具:APP算法 |
台词:“印堂发黑” | 台词:“水逆退散” |
顾客:中老年人 | 顾客:Z世代 |
二、“科学玄学”的缝合怪操作
现在大师们也卷啊!你见过用Python排紫微斗数的吗?某平台号称“结合3000份简历训练AI看相”,结果被网友扒出——算法其实就是随机生成彩虹屁。但人家文案写得飒啊:“您这掌纹,注定是CEO的命…(停顿)当然现在送外卖也是历练!”
更绝的是“玄学+”商业模式:
三、年轻人到底在买什么账?
说穿了就仨字:不确定感。当“35岁失业”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上,当相亲对象比数学题还难解——花9.9买个心理安慰咋了?某95后原话:“我知道不准,但抽到‘事业运爆棚’的签,至少能挺过周一例会。”(笑)
不过真碰上骗子也够呛。去年有个“AI面相”APP被曝盗用人脸数据,网友吐槽:“算完命才发现,自己成了AI的训练素材库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