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城区巷子口总蹲着个戴圆墨镜的瘦老头,面前铺着泛黄的八卦图,最扎眼的永远是那串铜铃铛——锈得发黑,铃舌却锃亮。风一过,叮叮当当的声响能拐着弯儿钻进人耳朵里。
“这铃铛啊,比我的罗盘还灵。”老头总爱用指甲弹一下铃壁,眯着眼等余音散尽,“听见没?刚才是‘坎’位响,您家里水管子肯定漏了三个月以上。”围观的大妈们倒吸凉气,他却慢悠悠补一句:“不过嘛…得加钱才给解法。”
铃铛响法 | 对应卦象 | 江湖黑话 |
---|---|---|
短促两声 | 乾为天 | “有贵人但破财” |
拖长颤音 | 兑为泽 | “婚事带口舌” |
连环碎响 | 离为火 | “小孩夜哭冲了灶王爷” |
铃铛的玄机?隔壁修鞋的张秃子早看透了:“那老货在铃舌上缠了细铜丝,左手小指一勾,想让它怎么响就怎么响。”但偏偏有人吃这套——
上周李婶来算女儿婚事,老头突然把铃铛往水泥地上重重一磕。“坏了坏了!”他盯着裂开的符纹(其实是去年用红油漆描的)直跺脚,“得加收88块‘镇煞费’!”李婶慌慌张张掏钱时,铃铛“恰巧”又自己响了三下。
城管来撵人的那天,铃铛意外安静。老头蹲在三轮车后斗,突然扯着嗓子喊:“东南方五百米!穿蓝制服的小哥今天必丢钥匙!”结果真有人捡到钥匙串送回了岗亭。
后来整条街都在传:铃铛早修成精了,故意不响是在憋大招。只有收废品的王麻子知道,那晚他亲眼看见老头往铃铛里灌了半瓶二锅头——
“嗐,铜锈卡住铃舌了,拿酒泡开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