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宅风水,又称墓地风水,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,被认为是影响后代子孙运势的重要因素。其中,来去水的判断是阴宅风水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。阴宅七十二局,作为一种高度细化且复杂的罗盘体系,将整个墓地周围的山形地势、水流走向进行精密划分,并通过卦理、五行生克等理论,来判断水流的来去是否符合吉凶宜忌,从而影响后人的福祉。本文将以阴宅七十二局为基础,深入解析来去水的凶吉判断标准,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与方法。
一、阴宅七十二局与来去水:基础概念
阴宅七十二局并非简单的罗盘刻度划分,它更是一种基于风水理论的方位体系。它以墓穴为中心,将周围360度划分为七十二个小方位,每个小方位代表特定的山形地势,并对应着特定的卦象、五行属性等信息。这些信息综合起来,可以用来判断该方位水流的来去对墓穴的影响。
所谓来水,指的是水流进入墓地范围的方向;而去水,则是水流离开墓地范围的方向。在传统风水观念中,水象征着财富、生机和活力。理想的阴宅风水格局要求来水要符合吉利方位,带来正能量,而去水要避开凶煞方位,避免将福气带走。
二、阴宅七十二局来去水凶吉判断原则:
使用阴宅七十二局判断来去水的凶吉,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:
1.方位吉凶:七十二局中,每个方位都对应着不同的吉凶属性。正向、生旺的方位为吉,如艮位(东北方,代表生气)、巽位(东南方,代表文昌)等。而衰败、冲克的方位则为凶,如坤位(西南方,代表死气)、乾位(西北方,代表肃杀)等。来水宜从吉位而来,去水宜从凶位而去,形成“吉水来朝,凶水泻走”的格局。
2.五行生克:阴宅七十二局的每个方位都对应着五行属性(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来去水的水质也具有五行属性,如河流通常属水,泉水可能属土,瀑布可能属火等。需要根据来去水的水质五行与方位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进行判断。例如,来水方位属木,水质属水,水生木为吉;来水方位属金,水质属火,火克金为凶。
3.卦象吉凶:每个方位也对应着特定的卦象。通过分析来去水方位对应的卦象,可以进一步判断其吉凶。乾、坤、坎、离四正卦以及艮、巽、震、兑四隅卦的吉凶含义需要具体分析,并结合其他的风水因素进行判断。
4.水流形态:水流的形态也影响着吉凶。水流宜缓慢、平稳、清澈,忌湍急、浑浊、恶臭。理想的来水应呈环抱之势,如玉带环腰,将墓穴环绕其中,形成聚气格局。而理想的去水应缓慢流逝,避免直接冲射墓穴。
5.周围环境:来去水的吉凶还需要结合墓地周围的山形地势进行综合判断。例如,如果来水方位有山峰环绕,形成聚气之势,则来水的吉利程度会进一步加强;反之,如果来水方位有尖锐的山峰冲射,则来水的凶煞程度也会进一步加剧。
三、阴宅七十二局来去水具体应用案例:
以下举例说明如何在阴宅七十二局框架下判断来去水吉凶:
案例一:墓穴坐北朝南,来水从艮位(东北方)而来,而去水从坤位(西南方)而去。艮位属土,代表生气,来水可以滋养墓地,带来生机和活力,有利于后代子孙的健康和事业发展。坤位属土,代表死气,去水可以带走墓地的浊气和煞气,避免对后代子孙造成不良影响。此格局为吉利。
案例二:墓穴坐东朝西,来水从乾位(西北方)而来,而去水从巽位(东南方)而去。乾位属金,代表肃杀之气,来水容易带来疾病和灾祸。巽位属木,代表文昌,去水容易带走墓地的生气和财运,不利于后代子孙的学业和事业发展。此格局为凶险。
案例三:墓穴位于山坡上,来水从向上汇聚,形成一个小水塘,然后缓慢流下,从艮位流走。水塘聚气,可以提升墓地的生气,但艮位流走,代表生气流失。需要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判断,如果艮位有山峰阻挡,或者有其他水源补充,则可以缓解生气的流失,反之则不利。
四、来去水凶吉化解方法:
如果来去水格局不佳,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化解:
1.调整墓穴朝向:调整墓穴朝向可以改变来去水的方位,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。
2.改变水流走向:通过修筑水渠、水坝等方式,改变水流的走向,使其符合吉利的方位。
3.设置风水摆件:在墓地周围设置风水摆件,如泰山石敢当、石狮子等,可以起到镇宅辟邪、化煞的作用。
4.种植树木:在墓地周围种植树木可以起到遮挡煞气、聚气纳福的作用。
五、注意事项:
阴宅风水涉及诸多复杂因素,来去水的判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,切不可盲目套用理论。
阴宅风水是一种文化信仰,不可过度迷信。在进行阴宅风水布局时,应尊重科学,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。
在进行阴宅风水布局时,应选择专业的风水师进行指导,以确保布局的合理性和有效性。
阴宅七十二局的来去水判断,是阴宅风水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通过深入了解和掌握其理论知识和应用方法,可以有效地改善墓地的风水格局,从而为后代子孙带来福祉。阴宅风水并非万能,其作用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。在进行阴宅风水布局时,应保持理性的态度,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,方能达到最佳效果。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,严谨的分析,以及对阴宅七十二局深刻的理解,才能真正把握来去水的凶吉,为逝者安息,为生者祈福。